当前位置:首页 >> 耦合器

纸媒书摘的现状与未来膨胀胶管

2022-07-19 21:07:03  瑞联机械网

纸媒书摘的现状与未来

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外书摘》编辑部领衔发布了《2010年中国纸质媒体书摘发布年度报告》。该《报告》得出了一系列结论及观点,如:书摘正日益成为各大报纸、网站、电子书、手机阅读追逐的对象;媒体及读者所关注的图书种类显示出地区性差异;纸媒书摘在速率与频率方面朝着短、频、快方向发展等。调查结果显示,纸媒书摘如果能跟上新技术革命的步伐,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本刊现对该《报告》择要刊登,以飨读者。

《2010年中国纸质媒体书摘发布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是在选择了北京、上海、广东三地2010年全年发行量较大的15家纸媒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后得出的结论。调查时间为: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北京调查样本为《北京晚报》、《北京晨报》、《中华读书报》、《书摘》;上海调查样本为《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新闻晨报》、《新闻晚报》、《文学报》、《中外书摘》;广东调查样本为《广州日报》、《羊城晚报》、《深圳晚报》、《深圳特区报》。

《报告》显示,纸质书摘的读者阅读偏向成熟,发布日趋短、频、快。从三地上榜书摘来看,虽然有一定的重合度,但阅读口味不尽相同,北京偏重纪实类、揭秘类的非虚构文学读物,上海偏重经管类读物,广州则偏重养生类实用读物。

纸质书摘上榜率与社会热点、作者名气、出版社的宣传营销有相当的关联度,纸媒书摘更依赖编辑的眼光。

《报告》提出纸媒书摘重新定位的具体方略,并认为,纸媒书摘如果能跟上新技术革命的步伐,反而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地书摘显示阅读差异

《报告》将三地调查样本所刊书摘的图书依其大致内容分为纪实类(非虚构文学作品)、小说类(虚构文学作品)、社科类、经管类、养生类。

纪实类图书在三地调查样本中所占比例最高,这是由于纸质媒体的读者对象偏向成熟。纪实类、揭秘类图书从来都是有广泛市场的,尤其是在北京。

养生类图书在三地调查样本中有较大的差异,广东的比例最高,达到30%,这与广东的“食文化”、“养生文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相比而言,此类图书在上海被摘录的比例最小。

社科类图书在上海、广东被摘录的数量相同,北京则少了3%。

经管类图书的摘录在上海比重较大,与北京、广东具有明显的差异,这与上海经济发展、生存求知欲强休戚相关。

小说类图书由于篇幅和完整性的原因,在三地摘录的比例都是最低的。

从表2~表4可以看出,被各地纸媒重复摘录次数最高的图书中,只有《我们台湾这些年》被北京和上海的媒体同时摘录,《我本顽痴》被北京和广东的媒体同时摘录。这表明,三地媒体及读者所关注的图书并不相同。

可见,同一区域摘录相同图书的情况还是比较多的,这与图书的内容、出版社集中宣传以及区域之间纸质媒体的联系紧密度有较大的关系。

纸媒书摘依赖编辑眼光

书摘编辑对图书的选择把握能力对书摘的质量影响非常大,这就对书摘编辑的“眼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以专业的眼光选择有可能畅销、有阅读价值、有新鲜内容的图书,这是对书摘编辑的一大考验。首先,要有市场的眼光,瞄准当前图书热点和读者动向,精心选择市场热点和大众热衷的内容;其次,要有文化眼光,图书是文化产品,相应的书摘所传播的也应该是文化知识,书摘与新闻的不同在于,新闻是快速消费品,而书摘则让读者在读后“若有所思”;再次,读者阅读书摘后是否还会读书,也是对书摘编辑判断力的一种检验。

相对网络有足够大的空间可以容忍书摘“捡到篮里都是菜”式的发布,纸媒书摘则更依赖编辑的眼光。

单一纸媒发展难以为继

1987年,中国的报纸、广播、电视3方基本上是三分天下。可是到了1999年,电视赢得的市场份额上升到近一半,占49%。20世纪90年代后期,报纸又受到网络媒体的冲击。由于电子出版的兴起,各大网站的读书频道,可以直接从图书编辑得到图书的电子版及时上网,读者可以不用付费先行阅读图书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甚至还可以选择看指定部分。

而纸媒的版面局限,制约了纸媒书摘的发展。报纸较为通行的版面是4开或8开。以4开为例,整版可容纳7000字,即使只刊载一篇书摘,也很难把一个故事完整地说清楚,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几天或几十天的连载。而一般读者的阅读习惯是尽量缩短阅读的周期,尽快知道结局,读者会因此而选择时效性强、信息量大的网络阅读。

在此背景下,纸媒书摘受到多重压力。江苏人民出版社主办的《畅销书摘》2011年停刊便是典型的案例。《畅销书摘》是全国范围内以“书摘”为刊名的3本杂志之一,创刊于1987年,每月一期,选择中外优秀图书。以选取摘编、介绍社科文史和人物类图书为主。对于一份创刊20多年的书摘杂志的停刊,《报告》认为,与受到数字阅读的冲击、单一办刊难以为继有关。

尽管如此,书摘最大的板块之一的纸质媒体书摘仍然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数据表明,2010年全国共出版了各类报纸448亿份,各类期刊32亿册,图书74亿册。中国的日报总发行量、图书出版品种和总印数居世界首位,电子出版物总量居世界第二,印刷业年产值居世界第三。

书摘发布呈现短小快速

在此大背景下,纸媒书摘也正在改变着发布的速率与频率——

短:由于日报的刊期比较短,形成了“连载”这一较为普遍的书摘方式。而且连载的日期也比较短,以7天左右为一个周期,且有越来越短的趋势。比如,《新民晚报》在连载小说的基础上,增加了“阅读”栏目,以2天~3天为一个故事周期,明显避免了“连载”栏目时间跨度大的不足,在长时间连载之外又形成了短篇连载的另一个板块,与《新民晚报》布局相仿的还有《广州日报》。

频:三地样本中,区域的优势不再明显。由于图书物流的发达和发行方式的变化,不同城市出版的图书不会只在该地区上市,而是全国同时上市,这与电影的全国首映制非常相似。图书在各种渠道铺开的频率很快,由此,纸媒书摘的同期重复也开始出现,如前文提到的《我们台湾这些年》和《我本顽痴》。

快:书摘对于图书的出版时间也越来越关注。从时间上看,报纸书摘的新鲜度相比起周刊和月刊应该有明显的优势,但是《中外书摘》所选摘图书的出版时间却是所有样本中最新的,一般为3个月之内出版的图书。当然,纸媒中也有选择未出版或即将出版的图书作为选摘内容的。

多媒体化成书摘发展模式

数字媒体具有快时效、大容量、多媒体、交互性、远程传送和综合服务性等优势。书摘相对于图书而言是快速读物,数字阅读相对于书摘而言是快速读物。

阅读载体的分化,以及电子化、网络化带来的多媒体的融合共存,使得书摘无需再单纯依靠传统的方式进行传播,书摘传播的更新已经势在必行。数字阅读流行的时代,建设书摘的网络平台已是大势所趋。

通过网络平台整合图书的精彩内容,甚至围绕一个主题挑选相关的若干图书内容,形成一个精彩的专题,并通过手持终端实现阅读送达,这应该是新时代下书摘传播的模式。如今,图书阅读日趋出现功利性以及娱乐性的两极分化,读者要么带着明确的目的来寻找、阅读图书,要么只是为了娱乐打发时间而阅读。而电子化书摘的多样性正好可以满足这两类需求。

此外,多媒体化也应该是书摘的一个发展方向。融合图片、声音乃至视频的多媒体书摘有望成为未来书摘的模式。“听书”在目前正获得新一轮发展机遇,随着车载视听设备和MP3等的流行,以及手持终端与语音日趋紧密的结合,有声类图书正迎来新的发展高峰,这也给书摘的多媒体化提供了有利条件。结合传统图书的相关内容,再配以有声读物的音频文件,以及自制或者网络搜寻得到的视频文件,通过手机等手持终端及时送达,书摘将为读者提供一种全新、别致的阅读体验。

电子化、网络化,手机阅读、“听书”等多媒体化,运用各种新技术,将原本只限于纸媒的书摘发布出去,将会获得成百倍、千倍、万倍……的读者,其前景不可估量。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羊胎素的作用

阴囊潮湿的治疗方法

阴陵泉穴位位置图

同形反应

春天皮肤过敏

相关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