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旁通阀

工业互联网产业之厂家分类与前景分析灭火药剂

2022-07-26 17:09:23  瑞联机械网

2019-03-09 15:57:21来源:智汇工业特约作者·肖木坤

工业互联网的称呼问题

中国制造2025到底应该如何称呼?

国内目前主要的称呼有:工业互联网(美国的称呼)工业物联网,工业4.0(德国的称呼),中国制造2025(名称太长且拗口),IIoT,IOT;现从业者最常称呼的名称为“工业互联网”,可惜这个名称和美国重名了。但中美国的技术举措是不一样的:美国是工业互联,中国最初是两化融合,实际设备互联也是第一步,工业物联网的名称是不准确的,因为不仅仅是物物相连,人和物也要相连并打通,但笔者觉得更应该称呼为产业互联网;因为工业属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里面的很多领域都可以应用现有的工业互联网技术和产品,所属的产业和基于产业下面的很多行业都需要作效率提升和战略转型和转换,所以从业者请先从正确称呼开始。

从2018年上半年开始国内太多厂家在这个领域内开始发声,甚至还有太多机构和厂商预言18开始三年内会市场爆发,前市场究竟怎么样此次我先不予反馈,此次想探讨下究竟哪类厂家将来会有戏?

我所谓的有戏是指企业作大且专,几年/十几年后年营业额至少RMB百亿以上,站在公立的角度,文章不会指名具体厂家名字,在展开这个问题前先说明下中国到底有没有戏。

工业互联网在中国到底有没有戏?

我所谓的有戏是指中国一直引领世界制造,中国成为世界先进智造工厂,并在中国市场的培育下,有世界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关键技术国产化,在此领域中国有多个年产值在百亿级别的独角兽企业,很多应用都是世界最领先的等等。

首先中国是世界制造大国、世界工厂,对比其他国家中国的制造产业链最完善,截至到2017年末,中国的制造业已占据全球总产值的30%,是美德日的总和,近几年因中国红利消失,加上产能过剩等诸多因素导致利润越低越低很多工业企业濒临破产,从而很多制造企业转移基地到东南亚,再加上美国制造业回归政策,所以中国必需要作工业产业升级和转型。

在此过程中:虽然面临中美贸易战中美国要求的中国作结构性改变问题以及经济危机;虽然中国制造业升级目前存在问题太多,如基础薄弱,关键设备不是国产,互通互联较差等,甚至最近还有企业说要等三月初两会后再决定下一步计划等,但工业互联网肯定是工业制造的升级的必然和趋势!

所以这几年从工信部到很多地方政府发改委出台相应政府扶植制造业主和参与的厂商,如补贴上云和设备接入,扶植标杆型项目,协助和完善产业链的基础设施等;包括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也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列为今年七项重大工作任务之首,如果你走访足够多的中大型制造企业,并拜访过太多的CIO/COO;如果你接触过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相关协会等很多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如果你接触足够多参与厂家的老板,你就会知道这个中国要发力这个产业肯定是有戏的,而且是必须有戏。

但最终发展成为什么样?这个产业的规模最终会作多大,世界范围内我们的占比会有多少?最终是只扶植国内公司还是同时和外资企业也真正深化合作,让我们在每一天每一个项目的努力中静候那一时刻的来临!

工业互联网产业包括哪些类型的厂家?

一、按产品和服务划分:

?云平台厂家:类似工业互联网的操作系统,国家级战略

?边缘计算厂家:如作协议转换,中间件(主要提供数据上传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不间断性等),工业网关类厂商等,这类厂家主要是硬件和中间件厂商,其中工业网关的产品按应用属性和行业不同种类又很多

?Apps厂家:有了工业互联网概念和趋势后,传统的PLM,ERP,MES,EAM,WMS,SRM,WCS等软件部署也会发生改变,同时会衍生更多Apps产品

?云计算厂家,主要为云平台,边缘计算,Apps等提供云服务

?工业通讯厂家,如通讯模组Nb-iot,Lora等以及后续的5G厂家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类厂家,主要提供大数据采集,计算,存储、处理、分析等。

?区块链厂家,由于具有去中心化的特点且不依赖于第三方公证机构,所以在数据存储的时候不会由于某个节点的故障而丢失;后续新型应用模式,如全新分布式数据存储(具备不可私自造假优点),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陆续会有体现。

?工业网络安全厂家,由于上云和大数据的应用所以安全问题尤为重要

?电信运营商,有工厂专网通信类市场规模储备

?主要芯片提供商如CPU,GPU,AI,ARM等,目前更多是扶植合作开发商参与

传统的工业自动化,设备生产和集成商类厂家提供的产品属于工业互联网概念领域的基础,设备生产商主要包括大型生产设备,检测集成,机器人,传感器,服务器等;目前虽然大的厂家是软硬件都作,很多是集成还有很多产品和服务只是停留在PPT阶段,小的创业型产品相对单一但针对性可能更强些,但最终经竞争淘汰可能的格局会是类似移动互联网产业布局架构,如云平台可能就只会存活几家国家级的平台厂家,由于市场属性等因素在这个领域,赢者通吃的格局不会也不可能存在。

二、按厂家性质划分:

?已有ICT领域转型厂家:主要是自动化,ICT,通讯,工业设备、集成类厂商;To C转型为To B服务类型的厂家,主要是云计算类厂家等

?创业型公司,主要提供供供工业软件服务

?制造型企业对外赋能,已有内需产品和服务模式对外赋能

工业互联网哪类厂商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一、按产品和服务类型划分:

云平台厂家:

最终会从云计算(包括大数据类)或者制造企业对外赋能的厂家中产生,主要是技术和设备接入技术基础雄厚,最重要的是有资本的介入,和云平台概念沾边的厂家目前据说有接近百家,超过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18年5月份大数据类公司接近5000家。

Apps厂家:

已有传统工业软件厂商转型和升级:如越来越多的软件转向浏览器和服务器架构,部署方式从单机走向云和边缘端,参与的企业主要是创业型公司,已有软件厂商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这是中国最关键的领域,目前厂家数量还没有准确统计,很多厂家都是外资背景。

边缘计算类厂家:

此类厂家有市场客户基础、场景化应用案例,主要是国产化的公司,所以将来的独角兽肯定是产生于以上类型的厂商以及后续的提供云计算的公司,至于产业链提供其他类型服务的公司更多是依附以上平台或需要兼容才能有更多机会。

二、按厂家性质划分:

目前国外厂家作这个产业大都是工业设备,自动化集成,工业软件类厂商,由于这是国家战略,所以目前看国内厂家最有戏,外企必需要国产化合作才会有更大机会。

三、根据商业模式:

由于此领域是To B的商业模式,导入周期厂且复杂,所以需要参与的厂家有非常强的坚持力,注重研发和服务,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难的基因文化,To C商业模式肯定要转变,针对To B领域的产品和服务如果不能用免费提供客户也不会采用,无论是哪个领域的参与厂商,都要结合已有根基的储备再根据不同产业不同客户定制化的需求作及时响应。

四、按产业划分:

由于行业属性和细分特定性,也有可能的趋势是某个行业内会产生独角兽,而不会是覆盖所有产业,目前整体市场格局是政府,资本,参与的厂家热,有些产业在局部领域已有破局者,现在不作研发和产品的投入,想弯道超车将来肯定是没有机会。

胜华电缆

正规救护车

深圳儿童游乐设施

集装箱式半挂车

南昌铁床厂家直销

相关资讯
友情链接